户外生活新方式:原野夜宿拥抱自然 精神疗愈化解焦虑 入园焦虑怎么办?24名幼儿园孩子与艺术家共创绘本送给新生家庭
户外生活新方式:原野夜宿拥抱自然 精神疗愈化解焦虑 入园焦虑怎么办?24名幼儿园孩子与艺术家共创绘本送给新生家庭,
户外生活新方式:原野夜宿拥抱自然 精神疗愈化解焦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户外生活方式。过去两年中,露营潮和Citywalk的兴起,都是户外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
如今,人们不仅仅在户外进行活动,在家中也开始追求户外的感觉。原野夜宿取代城市酒店,院落生活张弛有度,森林疗愈走入大众视野……户外生活方式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户外从“小众专业”跨向“全民共享”
如果说两年前的“露营潮”是户外潮流逐步火爆的开端,去年的“Citywalk”,已盖过露营的风潮,成为当前休闲户外的排头。Citywalk的流行,代表人们随时出门、轻松亲近户外的渴望越发强烈且长久。在这股势头下,甚至“家中户外”,也开始成为生活关键词。
户外,也不再是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小众人群的休闲爱好,而是走入大众的生活模式——人们愿意以户外为中心,设计和调整自己的生活。OI咨询发布的关于2024“户外生活方式”的洞察报告认为,“户外”的概念已发生全面进化,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休闲方式,而是逐渐演变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融合健康、冒险、社交等多种元素,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和追捧。
当户外生活从“小众专业”跨向“全民共享”,关于家的户外属性、商业空间的露营风尚,以及更深的商业生态正逐步走向现实。这不仅带动户外装备、运动鞋服等传统户外关联产业的发展,还催生了各类新兴业态的崛起。
原野夜宿享受自然美景
户外生活方式的主角自然是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涵盖了多种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运动项目,如登山、攀岩、自行车、露营、滑雪、漂流等。这个行业以广泛的户外人群、丰富的户外自然资源以及专业化的户外用品品牌等为基础,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已经历高速增长爆发期,进入较为平稳的精细化发展阶段。
而原野旅宿,是生活方式最高级的承载,在露营大潮后,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于传统酒店的住宿体验。原野旅宿行业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宿营方式,如帐篷营地、房车旅宿、木屋别墅、树屋、星空房等,每一种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吸引着不同的游客。
五一小长假期间,陶女士一家带着宠物犬来到北京市房山区的一处营地体验了两天一夜的露营生活。“之前没尝试过过夜露营,因为连人带狗要带的东西太多了,后备箱都装不下。”与陶女士有同样顾虑的并不在少数,想来一场装备齐全的精致露营,如果全靠自己准备,要花费不小的精力和财力,这对于偶尔才有露营念头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不划算的。帐篷营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桌椅床品齐全,水电设施完备,卫生间洗澡也是基本配置。人们在一起享用烧烤美食、玩篝火载歌载舞,看着月色伴着蛙鸣入睡,是一场与城市旅行截然不同的体验。
此外,院落生活也是户外生活的一项分支。对于有院子或露台的家庭来说,这是最近距离拥抱自然的方式。在院子里种满花,搬一张藤椅,煮一壶清茶,看灯光随夕阳西下缓缓亮起……院落生活融合了家具、设计、装修、智能设备及庭院设计等领域,让户外融入居家生活。随着人们对户外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户外家居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的持续扩大,户外家居行业将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户外生活体验。
在大自然中感受精神疗愈
今年踏青时节,四川成都的兰女士参加了一场森林疗愈团建。“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森林中盘腿而坐,闭上眼聆听百鸟争鸣,把心交给大自然,能感受到内心的焦虑一点一点向外排出。”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繁荣迸发的疗愈市场中,因自然环境本身所具备的吸引力和治愈力,精神旅愈这一市场逐步打开。精神旅愈基于自然环境,将疗愈、艺术与旅行进行结合,帮助人们实现心灵的治愈、放松和成长,帮助个体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压力、焦虑等精神困扰时,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安宁。
在森林疗愈的活动中,冥想、瑜伽、伸展运动和吊床休息用最简单的方式让人们静下心来。有的户外场地能够充分利用周边环境,与树木、瀑布、夜空和雪山直接接触,让人忘却城市生活的喧嚣与嘈杂。一些森林疗愈项目还会提供音乐会、香薰工坊、骑马、宠物犬疗愈等活动,带领人们告别电子设备,在户外打开五感,进行一场身心放松之旅。
年轻群体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精神健康和心灵成长,精神旅愈行业正是提供了寻找内心安宁、实现自我成长的平台,因此逐步走向繁荣。文/本报记者陈斯
发布于:北京
入园焦虑怎么办?24名幼儿园孩子与艺术家共创绘本送给新生家庭
转自:上观新闻
“幼儿园是老师送的小勋章,是讲不完的故事书,是钻来钻去的爬爬洞,是一起分享好吃的午餐,是香香甜甜的美梦,是树上挂满的愿望……”
入园季即将到来,焦虑的或许不仅是幼儿园的新生们,还有他们的家长。如何缓解入园焦虑?维多利亚幼儿园的24名孩子与艺术家共同创作的绘本《幼儿园来了新朋友》,用儿童诗般的语言、稚拙而充满童趣的图画,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幼儿园生活,送给即将入园的“幼儿园的新朋友们”。
源于孩子的心声,送给幼儿园新生
在绘本中,妹妹就要上幼儿园了,上大班的哥哥带她走进幼儿园去体验。幼儿园里,有老师热情的迎接,有趣味盎然的学习探究,有自由开放的运动游戏,有激发灵感的艺术创想,有丰盛的午餐,恬静的午睡,还有小伙伴们在一起共同经历的春夏秋冬……《幼儿园来了新朋友》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让小读者在不知不觉的四季变换中度过了幼儿园的一天。
《幼儿园来了新朋友》内页
进入幼儿园,面对陌生的人和环境,面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孩子往往因为不适应而产生抵触与焦虑情绪。源于生活的创作才有活力。度过三年幼儿园时光的孩子们,已经成为幼儿园的小主人,以他们的口吻向即将入园的弟弟妹妹们讲述,既有鲜活故事可讲,又有真情实感可抒,童趣十足又自然亲切。
孩子们眼中轻松愉快的幼儿园生活,能够帮助刚入园的孩子更好地了解幼儿园,更快地融入幼儿园生活。对家长来说,了解孩子们眼中的幼儿园,减轻对孩子入园这件事的不安与担忧,可以更好地鼓励和陪伴孩子开启人生新阶段。
从阅读到创作:让思考可视化
阅读绘本可以使孩子获得丰富的心灵滋养,获得探索世界的新视角,并帮助他们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启发他们深度思考、创意表达。24位小作者的绘本创作,正是源于绘本阅读。
《幼儿园来了新朋友》主要策划人、儿童绘本教育专家单静通过为期一年的绘本阅读探究创作课,与孩子们深度阅读绘本,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带领孩子们阅读绘本时,单静结合文字、故事发展,辅以实物、场景、角色情景代入等要素,逐步引领他们进入深阅读,并通过提问互动启发孩子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为观点找到事实依据。每一个主题阅读后,她都会鼓励孩子把思考和感受表达出来,可以说,可以画,可以表演,可以制作手工。
小作者浦言熙的爸爸说:“参加这个课程的时候以为就是读绘本,后来看到孩子拿回来的作品以为是画画课,现在才知道原来是这样一个思维可视化的过程。”
绘本共创:奇思妙想,跃然纸上
听到自己要创作一本书的时候,孩子们都感到难以置信,同时又跃跃欲试。为了把孩子们不同表现风格的作品,变成一本能够达到出版水准的绘本,专业绘本作家的参与和指导不可或缺。
在确定入园的共创主题后,插画师、设计师许静加入了绘本阅读课。她还与孩子们玩“A到Z”的阅读游戏,引导他们说出幼儿园里自己熟悉和喜欢的以26字母开头的词汇,比如,B-Book是图书馆里的书,F-flower是院子里各种各样的花……这些词汇是孩子们幼儿园真实生活的缩影,成为串联绘本故事的重要线索,绘本中的文字也都是对孩子们的“童言童语”进行艺术加工后的再创造。
《幼儿园来了新朋友》内页
在视觉表达上,许静借鉴了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胡安·米罗的风格,在画面中增加涂鸦元素,将孩子的创作或完整呈现,或撷取部分,将多种媒材、多种艺术风格通过创意拼贴巧妙融合在一起。故事最后,24位小作者还以独具个性的方式“出镜”,分享“我眼中的幼儿园”。
《幼儿园来了新朋友》内页
在老师、绘本作家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来了新朋友》不是图画的合集,不是文字的堆砌,成为真正意义上文图合奏的儿童绘本。出版方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表示,希望《幼儿园来了新朋友》不仅成为帮助幼儿园新生家庭缓解入园焦虑的“功能性”绘本,更期待这样一本孩子和艺术家共创的绘本,能激发更多孩子绘本阅读的兴趣,通过阅读与思考,尽情表达,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为未来人生打下纯真的底色。
《幼儿园来了新朋友》
链接:探访新中国第一家少年儿童出版社
新学期开学前,上海世纪出版园里的少年儿童出版社迎来张家港市融媒中心的小记者团。他们怀着对新中国第一家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期待,跟随国家一级播音员、科幻童话作者子轩,参加“小小出版家体验营”研学活动,阅读书中的历史,发现“字里行间”背后的故事。
小记者们首先走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立25周年精品展厅,参观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社史长廊。这里不仅有家喻户晓的经典童书,更承载了新中国几代人成长的记忆。
参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立25周年精品展厅
参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立25周年精品展厅
参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立25周年精品展厅
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朱艳琴解答了小记者们关于阅读的不同困惑。“儿童文学是0-99岁都能阅读的文学载体,它伴随我们成长,承载我们童年的欢乐。”朱艳琴还鼓励孩子们多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丰富自己的阅读面。
在少年儿童出版社上下五千年出版中心和三毛品牌研发部,小记者们看到了《上下五千年》图书原稿,《三毛流浪记》中三毛的不同展品。少年儿童出版社幼童出版事业部编辑以《一本童书的诞生》为蓝本,结合工作经验,为小记者们详细讲述图书制作全过程,并通过“制作一本手工书”的实践活动,让大家全面体验一本书送到读者面前的经历。“从图书策划、作者沟通到设计、成稿、印刷、装订,最后,一本本‘知识的宝库’送到读者手中,做一本书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小记者樊亦呈说。
了解“做书”背后
了解“做书”背后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