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注册免费发布
货源分类
17货源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华强北手机货源 >  “电亮百年”展厅丨一段青瓷故事 长城保护员的故事丨张鹤珊:愿用一生守长城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电亮百年”展厅丨一段青瓷故事 长城保护员的故事丨张鹤珊:愿用一生守长城

发布时间:2024-10-02 12:04:15  来源:网友自行发布(如侵权请联系本站立刻删除)  浏览:   【】【】【

“电亮百年”展厅丨一段青瓷故事 长城保护员的故事丨张鹤珊:愿用一生守长城 

“电亮百年”展厅丨一段青瓷故事

原标题:“电亮百年”展厅丨一段青瓷故事

在浙江丽水电力科普展示中心三楼的“电亮百年”展厅,陈列着一组20世纪80年代的龙泉青瓷生活电器,包括一对青瓷蜡烛、一盏青瓷花鸟台灯、一盏青瓷荷花灯、一盏龙鼎台灯、一个莲花火锅和一个牡丹纹青瓷茶壶。它们均出自龙泉国营瓷厂。

1957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轻工业厅长会议上指出“要恢复五大名窑生产,首先要恢复汝窑和龙泉窑”。按照周总理的指示,轻工部发出了《关于恢复历史名窑的决定》。随后,龙泉成立了国营龙泉瓷厂。瓷厂组织李怀德、张高岳、邓白等优秀民间制瓷艺人和工艺美术家攻关,龙泉青瓷传统工艺逐渐恢复。国营龙泉瓷厂烧制的瓷器多次参加国际瓷品展。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该厂烧制了很多精美的礼品瓷,赠送给外宾。20世纪70年代,国营龙泉瓷厂开始接受市场订单,烧制出一批精美的青瓷生活电器。这些青瓷生活电器之后进入了普通百姓家。

这组青瓷生活电器是电与地方文化高度契合的产物。我站在展柜前,似乎听到它们发出悦耳的天籁般的声音。我将手轻轻地搭在展柜的玻璃上,闭上眼睛,倾听它们讲述的故事。

它们还是瓷土形态时,生长在山野中,由天地孕育而生,吸日月之精华。商周时期,越地烧造出原始瓷,实现从陶到瓷的质变。原始瓷就是它们最早的形态,也是世界最早的瓷器。从三国两晋时期的上虞窑系到唐代的越窑、婺州窑、瓯窑三大窑系,中国制瓷匠人慢慢地烧制出“青”的颜色,青瓷一路演变,逐渐成熟。“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后周世宗要求匠人将瓷器烧成雨后青天的颜色。瓷的审美价值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公元1127年,金兵攻取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宫廷御匠四处逃亡南下,避至处州龙泉山野之地。处州龙泉窑开始复兴,龙泉境内的窑场增至200余处。龙泉窑集汝窑、定窑、越窑之大成,研制出釉水“梅子青”。“梅子青”的出现将龙泉青瓷推向巅峰。

此处陈列的这组青瓷生活电器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是青瓷匠人将青瓷与电有机结合的创新产品。它们在青瓷匠人的手中慢慢成型,又在刻刀下变得曼妙窈窕、摇曳生姿。然后,它们被喷上釉水,送入1200多摄氏度的窑炉中,经十余个小时的炉火淬炼,最终得以新生。它们抖落一身火气,发出悦耳的冰裂之声。那天籁般的冰裂声,充满了新生的喜悦。

出窑后,它们被一位筹办儿子婚礼的婆婆看中。年轻的小瑶梳好红妆,盖上喜帕,坐上花轿,开始了新的人生。青瓷对烛被小瑶的婆婆放在门厅,让人一进门就可以看见。蜡烛的正中是一个大大的红“囍”字。红红的灯光寓意小夫妻生活红红火火。那盏花鸟台灯异常精美,是喜鹊停落开满梅花的梅枝上的造型。它被放在婚房的案几上,寓意“喜上眉梢”。青瓷荷花灯被安放在婚床旁的床头柜上。欲开的荷花造型的底座上,托着一个月白色的丝布灯罩,美得如刚出水的白莲。龙鼎台灯被小瑶的婆婆安置在书房里。此灯底座为四条青龙,看起来非常霸气,龙口上托着球形的灯罩。莲花电火锅是婆婆为儿子和媳妇精心挑选的。绽放莲花的造型,娇嫩欲滴,莲花中间还有一个莲蓬,莲蓬中有满满的莲子。这不仅是一件精美的炊具,更寓意“莲”生百子,寄托了子嗣绵延、香火不断、代代相传的美好愿望。牡丹纹青瓷电茶壶则成了小瑶和丈夫婚后日日饮茶的用具。这些青瓷电器组在历经岁月峥嵘后,分散在各处已有十余年。

人间温情亦有百态。这组青瓷生活电器见证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2019年,丽水电力科普展示中心筹建,展品收集工作同步展开。工作人员在龙泉找到这组青瓷生活电器并带了回来。现在,它们静静地陈列在展厅中,向每一位来观展的人展示清丽的身姿,述说着青瓷的历史和曾经的岁月,那天籁般的冰裂声似乎还在。

责任编辑 | 赵迪


长城保护员的故事丨张鹤珊:愿用一生守长城

9月16日,张鹤珊在巡护长城。河北日报记者张辉摄

■阅读提示

他,是长城守军后裔;他,守护长城46载,几乎每天行走在长城上。

城子峪长城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明代重要关隘,也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五大防御系统在城子峪长城都有体现。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城子峪村村民张鹤珊自发守护长城。2003年,他成为首批长城保护员之一。46年来,张鹤珊始终与长城相伴,大力宣传长城知识,记录传播长城故事,用实际行动保护长城、宣传长城文化。

9月6日,张鹤珊在后山楼向记者介绍附近长城的情况。河北日报记者张辉摄

40多年巡护长城不停歇

初秋时节,暑热消退。

9月6日早上5时30分,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城子峪村,张鹤珊一手拿着登山杖,一手提着镰刀和编织袋,离开了家门,开始了当天的长城巡护工作。

“夏天天亮得早,我早上四点半就出发,现在稍微晚一点儿。早点儿去,天气凉快,否则越走越热。”张鹤珊说。

穿过村里几条街道后,水泥路变成了土路,他一路行至山脚下。“我登山不用拐杖,拿登山杖主要是为了扫一扫前面的草,防止露水沾到裤腿上。”说着,他用登山杖扫过路上的野草向山上走,行进速度让跟在后面的记者颇感吃力。

看到记者走得吃力,张鹤珊不时停下调整一下节奏,还不忘介绍一下附近的大山和山上的长城。

又走了几百米,土路越来越窄。“这里是村里离长城最近的一处入口。”张鹤珊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岔口说。此时,他依然气定神闲,而记者早已气喘吁吁。

69岁的年纪,19岁的速度,他的状态让记者佩服不已。“40多年,几乎每天爬长城,我的速度一般人跟不上。”张鹤珊笑着说。

目前,张鹤珊负责巡护的长城西起长城村,东至董家口,总长6公里。这一段长城被石河一分为二,石河向西需巡护的长城2公里,向东4公里。徒步走完全程,查看23座敌楼,一般人要用小一天的时间,而张鹤珊最快的时候完成一次巡护只用了不到4个小时。

张鹤珊是土生土长的城子峪村村民,自小就知道自己是长城守军后裔。1978年,23岁的张鹤珊开始自发守护长城。2002年,张鹤珊成为中国长城学会首位农民会员。2003年,秦皇岛市在全国首创“长城保护员”制度,他成为首批受聘的18名长城保护员之一。

看到掉落的长城砖就重新码到城墙上,看到垃圾就装进编织袋里带下山,遇到上山爬长城的游客就给他们讲解长城知识、宣传一下长城保护……46年来,这是张鹤珊巡护长城过程中的常态。

很快,张鹤珊带着记者来到了当天巡护的第一座长城敌楼——后山楼。正当记者准备跟着他爬台阶进入敌楼内部时,却被他制止了。

“你等一会儿,我先进去看看里面有没有野蜂。”张鹤珊说,敌楼内时常有野蜂筑巢,人一旦贸然进入很容易遭到攻击,前几天就有人被野蜂蜇伤了。

后山楼是张鹤珊向石河西方向巡护长城时的第一座敌楼,也是这一段保存相对完整的一座长城敌楼。这座敌楼的西北侧有一道裂缝,张鹤珊先仔细对比裂缝有没有扩大,然后巡视内部有没有新的损坏情况发生。“如果发现新的损毁,就马上拍照,向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报告。”张鹤珊说。

敌楼内部一切如常,张鹤珊又顺着湿滑的楼梯爬到敌楼顶上。夏季草木生长茂盛,他要看看有没有生长过快威胁楼体安全的植物。“那种长得高大、扎根太深的,得砍掉枝条放缓它们的生长速度,但是不能拔掉,以免因为根系太粗、太深破坏楼体。”张鹤珊说。

“其实这不是楼顶,而是敌楼的二层。”张鹤珊指着脚下的楼体向记者介绍,“你看这里原来都是有建筑的,只不过年代久远早就消失了。”

站在楼顶远眺,长城沿山峰向东西两边蜿蜒而去。西侧山峰更为陡峭,矗立在山巅的两座敌楼看上去宛如垂直排列。后山楼东侧,石河如一条玉带蜿蜒在两山之间。河一侧山梁之上,长城再次蜿蜒开去。那里也是张鹤珊的巡护范围,直到董家口村。

“长城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祖辈修筑长城不易,我们应该保护好长城。守住长城,就是守住了我们自己的根。”张鹤珊说,长城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只要还走得动就要一直守下去。

9月16日,张鹤珊在巡护长城途中,用木棍拨开荒草。河北日报记者张辉摄

被“逼”出来的“长城专家”

“您知道西边数第七座敌楼叫啥名字吗?以前的照片有吗?”中午,刚回到家的张鹤珊接到了董家口村长城保护员孙志伟打来的电话,向张鹤珊请教董家口村一座敌楼的情况。

40多年巡护长城,张鹤珊对附近长城的情况了如指掌。因此,他被人称为“长城活地图”,至今仍不时有附近村庄的长城保护员向他咨询。

其实,张鹤珊不仅是“长城活地图”,也是长城知识专家。从附近长城每一个敌楼的名字及由来,到长城防御体系的巧妙设计,甚至如何从箭洞射箭……城子峪段长城乃至附近数十公里内的长城故事,张鹤珊说起来头头是道。

“我也是被‘逼’出来的‘长城专家’。”张鹤珊笑着说。最初,在制止人们破坏长城行为的时候时常遭到质疑,他只能通过讲解保护长城的意义来告诉人们为什么要保护长城,这也成为他真正去了解古老长城的开始。

随着保护长城的年头越来越长,张鹤珊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人中有驴友、摄影爱好者、学生,也有外宾,每一次接触都是一次“长城对话”。

“比如,我说我们是义乌兵后裔,如何来证明?有人问长城砖从哪里来,是如何烧制又是如何运上山的?我需要给人家一个有理有据的解释。”张鹤珊说,游客的问题千奇百怪,而每遇到一个他此前未接触过的问题,都激励他去学习、去求证。久而久之,这些都变成他脑中的知识。

然而,他了解了这些知识,却发现还有更多的人不了解长城,怎么办?

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张鹤珊当时是村里学历最高的人,他还喜欢写一些东西。于是,他开始搜集整理城子峪长城的民间故事。

那时,张鹤珊白天上山巡护长城,晚上便走村串户专门找各村的老人,听他们讲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他走过附近的十几个村,走访老人近百名,听他们讲了数百个故事。由于这些老人文化有限,讲的故事并不完整,附近又没有图书馆可以查阅资料,他只能一字一句认真记录、详细归类整理,将听到的故事尽己所能写出来。

“每次听完一个人讲的故事,回去之后我都会认真整理出来。有时候一个故事不同的人讲会有不同,还有的故事一个人只讲了一部分,我就把多个人讲的相关内容整理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张鹤珊说,如今几十年过去,他走访过的老人大多数已经不在了,但是很多长城故事却保留了下来。

2007年,时任国际长城之友协会会长的威廉·林赛自驾游长城过程中,来到城子峪村借宿张鹤珊家。相谈甚欢时,林赛了解到张鹤珊一直在搜集整理长城民间传说,于是建议他把这些故事作为长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存并传扬。

在林赛的推荐帮助下,张鹤珊整理的《长城民间传说》于2009年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他20多年间整理的25个民间故事。白台子的来历、媳妇楼的传说、九龙探江十八庙、将军石、长城杏林……每个故事都不长,却是独属于家乡这段长城的记忆。

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对长城不断深入了解,张鹤珊对于长城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2023年,12万字的《张鹤珊聊长城》出版发行,里面不仅收录了此前的25个民间故事,还增加了长城知识简介、长城奇遇以及张鹤珊创作的长城诗词等内容。

46年来,张鹤珊巡护长城的脚步不曾停歇,记录长城的笔也不曾放下。自巡护长城以来,他每天都写巡护日志,如今日志已有近20本,超百万字。“希望可以通过我的记录,为研究长城文化留下更多素材。”张鹤珊说。

9月6日,张鹤珊巡护完长城后,回到家中整理书稿。 河北日报记者张辉摄

让更多人看到长城好风景

长城的流水槽冲内不冲外,真正的“肥水不流外人田”;长城垛口是尖的,为的是在攻击敌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长城敌楼里有专门的武器和粮食存储空间……近年来,张鹤珊一直在做长城文化宣传工作,这些点虽小却“接地气”的知识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长城,张鹤珊一直尝试在更大范围宣传长城知识。除了出书、写日志,年近七旬的他也在努力学习适应网络时代的传播方式,不仅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还在尝试拍摄照片和短视频。

“现在手机成为传播的重要途径,不仅仅是年轻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在用。”张鹤珊说,保护长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传承长城文化。大家了解了长城背后的故事,才会心存敬畏,才能从心底自发保护长城。

对于题材的选择,张鹤珊也有自己的想法。他选取的都是“小切口”,再借助生动的肢体语言,将长城上的奇妙设计展现出来,既生动又形象。去年,张鹤珊在抖音平台注册了账号“长城楼长张鹤珊”,虽然更新频率不高,但依然吸引了不少长城爱好者的关注。

张鹤珊也曾尝试过直播。直播间内,网友们天马行空的互动,让他特别开心。“直播间里网友们的问题真是无奇不有,比如敌楼里冬天如何取暖,发生战争时敌楼能容纳多少士兵,人多了敌楼里还有地方可以躺下休息吗……可以说大家问的都是细节,也说明大家对长城的兴趣浓厚。”张鹤珊说。

“野岭枯树鸣老鸦,秋把大山做成画。赏景烽台慢品酒,白发秋风赏菊花。”一首自己创作的诗词,搭配一张盛开的野菊花为主角、远处长城为背景的照片,张鹤珊发的这条微信朋友圈将秋天长城美景展现出来,获赞无数。微信朋友圈也是张鹤珊的一个重要宣传途径。张鹤珊的微信朋友圈里面不仅有长城知识,还有长城美景。每次巡护过程中看到沿途的美丽风景、古老村落,他都会随手拍下来,配上自己创作的诗词发布。

“老张,最近长城有没有特别的美景啊?我想过去再拍一拍。”近期,辽宁省的一位摄影家几次通过微信向张鹤珊咨询。这是一位张鹤珊认识了20多年的老朋友,无数次来到城子峪拍摄长城。

最近,张鹤珊的朋友圈有些忙。金秋时节,叠加“十一”假期,长城美景成为很多摄影爱好者心之所系,向他打听情况的天南海北的朋友实在不少。

别看老张在深山里,但是却有来自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好友。40多年巡护、宣传长城,尤其是近些年网络的普及,让张鹤珊的长城文化“朋友圈”不断扩大。这些朋友中,有认识几十年、每年来拍长城的老朋友,也有巡护途中偶然遇到成为好友的新朋友,还有从未见过面的网友。

朋友来了,看什么、拍什么,张鹤珊安排得明明白白。春天的花、夏天的云、秋天的叶、冬天的雪,一年四季,长城美景不重样。

“这几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持续推进,不仅带动了长城热,也让长城越来越好看、好听、好玩。我做不了别的,但是可以把长城的好风景让更多人看到,吸引大家关注,进而推广长城文化。”张鹤珊说。(河北日报记者 张辉)

相关

长城故事没有结束

从制止损坏长城的行为,到每天巡护长城;从向人们宣传长城保护的意义,再到记录长城故事,张鹤珊始终走在长城保护一线。

从学习积累,到用笔记录,再到短视频传播,张鹤珊传承长城文化的方式不断更新。

年龄的增长,阻不断张鹤珊保护长城的脚步。

“以前人们不理解为什么不能破坏长城,现在人们更想了解长城。”张鹤珊说,人们的认知在变,保护长城的方式也要变,而最好的保护便是传承。

城墙、敌楼、关卡……数百年下来,在大多数人心中,长城是这些内容。但是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长城脚下的人来说,敌楼不只是敌楼,它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名字:张家楼、王家楼、将军楼、媳妇楼、锯齿楼……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段故事、一个传说。

喜欢长城,必然喜欢长城背后的故事。

因为喜欢,张鹤珊四处打听搜集长城故事;因为喜欢,他用笔写下几十万字的书稿;因为喜欢,他把自己知道的故事不厌其烦地讲给不同的游客听。

作为秦皇岛市长城保护员中的代表性人物,近年来,张鹤珊经常受邀讲课。每每此时,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长城“土”专家。在他看来,长城专家是宏观层面来研究长城文化的,而他只是把家乡这段长城研究明白,为大家讲解这一段长城的前世今生。

在讲课过程中,他很喜欢与学生们交流。“我从来不怕大家提出的问题‘小’。问题越小越刁钻,说明大家对长城的兴趣越浓厚,说明他是在想象驻守长城的场景,也是设身处地在思考。”张鹤珊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心底里感兴趣,才能努力去靠近、去了解、去学习。

这也是张鹤珊做短视频的动力。年近七旬,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从使用智能手机到制作发布短视频,他成了村里“玩儿”手机的能人。而网络也给了他宣传长城文化的更大空间,通过网络,他将城子峪长城的故事讲给了数十万粉丝听。

令张鹤珊高兴的是,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长城。一年四季,他巡护长城时会不时遇到爬长城的驴友、摄影爱好者或休闲的市民。一句“你好”,就能打开话匣子。他向大家介绍这段长城的来历,也回答大家的提问,更愿意为大家推荐最佳观赏点、拍摄点。

在张鹤珊的电脑中储存着几千张不同时节的长城美景,这是他几十年来的积累。直到现在,他还是每天用手机拍摄长城。每当与人交流,他随时翻阅,用这些照片中的美景宣传长城之美。

“巍巍长城,中华脊梁。随着年龄增长,有一天可能我走不动了,但长城不会老,长城精神更不会老。将长城文化一代代传下去,才能教育子孙后代继续保护长城,发扬长城精神,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张鹤珊说。(文/河北日报记者 张辉)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责任编辑: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
热门阅读排行
© 17货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