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京城老服装市场十年蝶变“新”生 北京房产中介的“黄金周”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京城老服装市场十年蝶变“新”生 北京房产中介的“黄金周”,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京城老服装市场十年蝶变“新”生
中新社北京10月16日电 题:京城老服装市场十年蝶变“新”生
中新社记者 杜燕 陈杭
北京市西二环向西,恢弘气派的现代化楼宇——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静待两天后在此举办的金融科技大会,这是被业内誉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特定板块。届时,中外嘉宾将坐在宽敞明亮的会场,探讨新质生产力驱动金融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新场景。
记者连日来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金科新区”、南中轴地区,探寻“老市场”焕发“新生力”的故事。
在原北展指挥部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刘林的记忆里,十年前,这座楼里,一两米宽的过道两侧,是许许多多二三平方米的货摊。摊位里,商家挤在层层叠叠的衣服堆中,为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人们拽出货品。人头攒动的楼内,一天少则六七万人,多则十万人。
彼时,这座楼叫四达大厦,是聚集了约3000家商铺的服装市场,与周边其他11个市场,形成了当时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简称“动批”)。
西城区给“动批”算过一笔账,年均带来经济效益约6000万元(人民币,下同),但为了解决周边的交通、群租房等问题,政府要付出的管理费用年均超1亿元。
2024年10月11日,“金科新区”核心区的起步楼宇——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2014年,“动批”开始有序疏解。2017年,疏解腾退工作完成。2018年初,北京市政府决定以西城区“动批”为核心区域,建设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这里升级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简称“金科新区”)。
万荣天地市场如今是国内网络安全产业龙头企业奇安信的总部大楼、世纪天乐服装批发市场变身北京金融科技中心……每每经过这里,刘林“恍如隔世”。
北京市西城园管委会(区科委)主任金鑫介绍,经过6年的发展,这片区域从业人员从4万人下降至1万人。目前,入驻机构达184家,注册资本金超1100亿元,2023年形成三级税收超15亿元,是“动批”疏解前的25倍。
“动批”蝶变“金科新区”,是北京减量发展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同样的“华丽转身”发生在“金科新区”西南方向约15公里的丰台区南中轴地区。
繁盛时,这片区域是名声大噪的“大红门商圈”,聚集了45家市场,约有3.3万家商户、10万名从业者,日均客流量达到数十万人次,日均货物吞吐量约2000吨。20世纪90年代,已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服装纺织品集散地。
密集的人流、车流和物流,带来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等问题。从2014年到2018年,45家市场疏解完成。
腾退空间释放发展空间。按照规划,南中轴地区由国际商务区、国际文化科技园区、博物馆群以及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等多个功能组团组成。
今年8月,由原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变身的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实现整体全面投用。目前,已注册和签约落地高精尖企业270余家,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元宇宙产业等领域。
南中轴地区管委会副主任安静表示,南中轴地区从服装批发聚集地转变为首都商务新区,取得了许多成效:中央芭蕾舞团业务用房扩建项目明年将正式投用;国家自然博物馆今年内实现开工建设;首都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方案已基本稳定,正在积极推进各项前期工作。
沿着轴线向南,是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简称“南森”),目前已建成万亩绿地景观。今年5月1日南森观景台正式对公众开放。从59米高处望向远处,不断释放新活力的美丽北京尽收眼底。
2024年10月12日,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北京市丰台区供图)
16日,全球生态治理(南森)大会在丰台区开幕,数百位中外嘉宾探讨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会上宣布,首都自然体验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等国家级创新联盟秘书处入驻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完)
发布于:北京
北京房产中介的“黄金周”
“国庆假期期间,我们楼盘的置业顾问全部在岗,交易量比平常增加很多,‘930新政’带来的效果很强劲。”北京某楼盘置业顾问郭鹏(化名)对中新经纬称。
专家预计,北京10月份二手房成交量有望维持在1.3万套左右的中高位水平,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有可能会迎来“暖冬”。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孙铭(化名)是北京市通州区的一名房产经纪人,他对中新经纬称,自北京于9月30日出台八项楼市新政后,咨询购房的客户明显多起来了,“在9月30日至10月7日,我们门店二手房带看量相比9月同期大概增加35%。新房带看量也有增长,差不多增加了40%。”
孙铭观察到,近期卖方对市场的预期变得更为乐观;买方方面,此前因为首付款不足、还款压力大而观望的客户主动开始联系经纪人咨询,同时,购房资质的放宽使得更多刚需客户考虑买房,国庆期间就来了不少年轻人看房。对于有改善需求的客户而言,他们也想抓紧这波热度把房子卖出去后进行置换。
根据北京市此次新政,首套房、二套房商贷首付款比例分别降至不低于15%、不低于20%,同时,非京籍购买五环内商品住房的社保或个税年限降至3年,购买五环外商品住房则降至2年。孙铭说:“成交量方面,二手房的交易周期比较长,政策刚发布一周多,交易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整体看,市场已经变得更活跃。”
北京南二环的房产经纪人张锋(化名)对于自己在国庆假期休假的决定有些后悔,他略带调侃地对中新经纬说:“感觉耽误了‘1个亿’。”张锋供职于北京某大型房产经纪公司,他告诉中新经纬,在国庆7天假期期间,该公司在全北京共计成交约3000套二手房,新房成交量也很好,“行情可以称得上火爆。”他还称,从二手房的成交结构上,多是三环以外的刚改房和刚需房,学区房和高端房成交占比不大,但也比9月份同期增加了不少。
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北京二手房实际成交量分别约为650套、450套、400套、600套、700套、1000套、1700套,合计成交量达到约5500套左右。在2022年、2023年的国庆假期期间,北京二手房的实际成交量分别约3500套及不足2000套,也就是说,2024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二手房实际成交量同比上涨超175%。
置业顾问全员上岗
今年以来,北京新房市场持续出现降价促销现象,市场陷入价格战。但受“930新政”利好,新房市场同样获得提振。
就孙铭所在的门店成交数量看,在9月30日至10月7日,新房成交量较上月同期增长约15%。郭鹏所在楼盘的置业顾问,在假期期间则是全员上岗,他称,从工作状态看,大家的工作量很饱和,长假期间该楼盘的到访量明显增加,交易量比平常增加了很多。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北京新建住宅的累计认购量接近2000套,是2023年假期期间成交量的近3倍。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经纬分析,2024年国庆长假是北京住房市场成交量近些年以来同期的最高点,从假期7天的市场变化看,前3天的成交量不高,这主要是受假期原因影响,而到了最后3天,市场成交量明显升温,“930新政”效果全面显现。
从新房的价格表现看,郭鹏说:“我们楼盘的优惠措施没有太大变化,未来是否会收回优惠还不好说,要看市场变化。”张锋认为,从未来看,分化会愈加严重,同区域内的“老破小”社区若没有大的改造计划的加持,很可能还会降价,而次新房、商品房社区的价格大概率会稳中有升。
张大伟分析,虽然北京市场的成交量在短期内明显上涨,但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市场依然处于以价换量的阶段,特别是新建住宅,大部分成交集中在少量价格明显调整的项目中,那些前期相对滞销的新建楼盘,它们的价格仍在调整中。
有业主重新上架房源
两位房产经纪人观察到,在市场热度回温的同时,二手房的挂牌量也有所增加。张锋表示,虽然目前二手房的成交量比较多,但存量并没有下降多少,一些业主重新上架房源,想趁此热度出售。
孙铭也称,“930新政”在吸引买房者关注的同时,也促使之前处于犹豫状态的卖家将房源拿出来挂牌出售,以前主动下架房源的业主也要求重新挂牌。在9月30日至10月7日,他所在门店的二手房挂牌量有所上浮,相比9月同期增加约15%。
孙铭说:“我接触的购房者对‘930新政’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非京籍家庭,因为缩短了社保年限要求,降低了他们的购房‘门槛’;部分京籍二孩及以上且有改善型需求的家庭,也因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40万元,最高可贷到160万,再叠加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的下调,整体降低了他们的资金压力,提高了支付能力;另外,接触到的部分置换改善类客户反馈还希望对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认定标准有进一步宽松政策,进而减轻购房纳税负担。”
张大伟分析,尽管10月份的成交数据会受到国庆长假的影响,但预计北京10月份二手房成交量有望维持在1.3万套左右的中高位水平。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有可能会迎来“暖冬”,在政策的利好下,成交量或高位运行,成交价格则以稳为主。
根据58安居客数据统计,受政策影响,一线城市房屋搜索热度大幅提升。具体而言,与9月相比,深圳与北京的房屋搜索热度在国庆假期期间日均增长25%,广州与上海也实现超10%的日均增长。全国范围内,百强城市中,有83个城市的找房热度有所上升,其中38个城市的涨幅超过10%,这一现象表明,一线城市所采取的楼市激励政策起到了引领和示范效应。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薛宇飞:xueyufei@chinanews.com.cn)
文:薛宇飞 编辑:李晓萱 责编: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