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德龙在中国的发展为什么远不及沃尔玛、家乐福?
简单说,没有对目标客户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
先看一下麦德龙的基本定位:
针对针对中小型零售商、酒店、餐饮业、工厂、企事业单位、政府和团体等。
这没错吧?
那么麦德龙是怎么做的呢?
1、高傲且毫无意义的准入模式:
麦德龙的会员卡长期以企业会员制作为唯一模式,即只有如今的商业会员模式。那时的索取证明范围也远非现在的:
营业执照副本/ 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
办卡人身份证(原件);
介绍信(原件)。
2007年的时候,我负责过单位的集中采购,那时的麦德龙办理商业会员需要的是:
营业执照副本/ 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机构公章);
五十万以上资产注册机构限办五张会员卡,五十万以下资产注册机构限办两张会员卡;
该卡办理人需本人登门办理,同时提供该卡所属人本人身份证原件及一寸免冠证件照(07年已改为电子照);
机构法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机构一级公章;
介绍信(原件,需加盖机构公章)。
其中最奇葩的一项已加粗。
——单位负责采购人员想去麦德龙办理会员,需要去把单位法人的身份证原件拿去办个采购证。
优先设立极高的门槛,来卡住大量仅仅是希望能够多开辟一条采购渠道的业务人员。
而且根据注册资本来核定,最多只能办五个证。
而北京有大量机构单位叫做机关、事业单位,他们统统是没有有注!册!资!本!的!你见过国务院注册资本多少钱的吗?!
所以麦德龙的处理办法是:
只能办两个证。
国务院去麦德龙办采购证也只能办两个证。
“好的领导,我得拿您身份证去办个采购的证明去……对对,是,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采购还得要您的身份证,他说必须法人原件,没错没错,挺傻逼的……啊?!哎呦……这个……可能真给您办不了。不是不是,我没别的意思,真的没办法,这……咱们单位只能办俩证儿,还都是贴照片的……我这儿办一个王师傅那儿办一个,会计都办不了……这有什么好的啊……价格也不算是,红酒挺好的,嗯,别的嘛……哎,那行,那咱就不办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麦德龙的预备役会员,在最早入门的时候就被这么卡在了麦德龙门外。
2、并不强大却又价格高昂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麦德龙除了红酒产品线因其酒类专属的领域霸主地位以外,没有任何一条销售产品线能够做到“解决方案”四个字。
麦德龙最早针对三大类客户(现在网站上注明针对五类行业专业客户,其实区别不大):餐厅、酒店、工厂。解决方案的提供主要集中在餐饮项目上,包含食品、餐具、清洁用品。办公用品的解决方案其实和没解决一样,就是客户需求信息建立一个档案然后做信息跟进。
但是——现在连快捷酒店都能提供有专属Logo的全套从毛巾到牙刷到一次性碗碟的时代,麦德龙卖给客户的都是自己Logo的高价产品。
谁要去买?
麦德龙自己的荟食(FineFood)之类的量贩装的食品(真的不好吃)或是不够量贩级的一次性厨房用品(aka,价格比普通品牌的只高不低)家庭客户不会去买,企业用户采购的目的呢?钱没省下来。传统常规已有的采购已经足够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多支付一部分成本加入解决计划?
而且麦德龙的会员建立机制,如果是小型企业单位,大概需要2到3年才能训练出比较准确用户体验。这个过程里还要有大量的采购才可以。
至于发票的问题(麦德龙为什么要坚持严格的会员制? - 任仁芢的回答)已经有朋友回答过了。
麦德龙的发票杜绝了私自采购或者挪用采购的可能性。
说真的,这和反四风饭店纷纷倒闭有些异曲同工。
只不过做的人不同,受损的到底是谁我们不得而知。
3、(这条就是凑数的你们看看就行了)时有时无的会员卡使用和管理制度。
会员卡的使用,这10年来我累计经历过:必须用会员卡与照片严格核对、必须用会员卡不与使用人核对但是也不能借给别人用、完全不用拿卡随便买、进门就查卡没有卡给你个小纸条当会员卡最后结账没有发票、进门就查卡没卡不让进、没有卡报一下单位的名称就可以拿个号结账……等各种情况。
最逗比的是,这些情况是随机碰到的。
随机……
你能想象上一次进门拿个小纸条就能结账,下一次结账时候把卡借给别人都不允许的情况吗?
麦德龙能。
你能想象我一张北京的麦德龙会员卡拿去南京一样买东西拿去沈阳说麦德龙会员制只能当地卡当地用吗?卡面上明明没有使用地限制意味着其实我拿去巴拿马的麦德龙也应该有效但是在沈阳就是连门都进不了。
麦德龙能。
我们有什么必须依赖麦德龙?以及麦德龙能提供什么呢?更好的产品?更廉价的产品?更精准的服务(办卡后短期内)?先说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麦德龙的市场定位和家乐福等完全不一致。麦德龙过去的客户群分为四类(年代已经久远只记得大致)企业,小型批发商,餐饮作为附加服务的零售商,在华工作学习的外籍人士。普通居民客户在之前的经营策略中完全被忽视。2012年之前,个人客户想办一张麦德龙的卡最方便的途径竟然是去某宝买。近两年为了争夺客户,麦德龙已经向一般家庭客户开房门禁。但本质上来说,麦德龙的现购自运模式并没有改变。麦德龙的商场是销售和仓储一体式的,家乐福乐购沃尔玛哪家会自己买地建停车场并在商场里堆仓板?
2010世博年,浦东商场一家门店拿下9500万的单子,这个成绩,足以让其他家把膝盖跪得粉碎。
—————————————————————
发个福利,麦德龙的最值得购买的产品为红酒乳酪制品,以及半片猪。
普陀商场拥有魔都零售超市中唯一的恒温酒窖,还是两层的。泻药
目前的现状是:一二三四五六线城市沃尔玛家乐福基本都有入驻,但是基本看不到也没听说麦德龙,听说过的也只知道它是个生意不好的超市,原因也有提到:营销模式和市场定位不同。
前面知友的回答拼凑起来也相当全面了,但是就【会员卡】这方面,洒家一定要为麦德龙正名...
会员卡的初衷:根据卡号储存客户数据。每个商场的会员至少成万,根据会员卡记录单位购买金额可以筛选真正为麦德龙做贡献的客户,这里说的客户主要是餐饮,企事业工厂食堂,季度和节日福利团购客户。这些客户购买有针对性,要么是大手笔团购,要么食堂长期采购。
但是但是但是!!这些客户的毛利都低到哭,有的客户甚至是常年做亏本生意,因为商场业绩要考核营业额,不然没奖金拿...
于是问题来了,很多商场为充营业额拿奖金真是无所不用其极...靠透支利润使报表上的销售额好看,去年麦德龙在越南所有的门店关门,战略调整一方面,整体利润实在没啥意义继续经营...
不是因为麦德龙穷了,而是麦德龙要把钱投资在值得的地方,记得某年去南京雨花台商场培训,商场门口那条又亮又宽的柏油路就是麦德龙出钱修的,名曰“麦德龙路”,当时就心花怒放了,高度赞扬了她的社会责任感....跑题了...
新总裁席龙上台之后,砍掉了唯营业额是从的思维,大肆考核商场毛利,没利润就然并卵。真的很苦恼怎样才能提高利润呐天噜!散客唠,就是个人采购唠~
至于大家纠结和不满的“会员卡办理”,“结账时告诉老子没卡不能买”等问题,是酱的。。。
认为办卡复杂的都是代表单位采购的,普通单位只要营业执照,如果要开增值税发票,还需要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加盖公章)和以前开过增票的复印件,银行法院这种盖不来章的负责人签字。
两个原因:1,对客户而言发票是要拿去报销或者会计入账的,发票上会完整清晰的显示单位信息,所以该凭证请放心入账。2,对麦德龙而言,储存数据是一方面,其次,就是这么正规咋滴吧?
个人采购闹的种种笑话和不满没什么好说的,要么是前台和收银员是新来的,要么他们心情不好就是不想给你结账,服务态度也真够闹心的。
【再强调一遍!!】除非发票你不拿给单位入账,没有会员卡是可以进也可以买的!!!再被拒绝的话,你告诉她你刚刚问过商场经理...x_x
麦德龙不是辣么霸道非要会员卡才能购买的,它只是为了在它宇宙第一强大的数据系统里存储客户信息而已,德国人的流程都是严谨又超有逻辑性这样也有错嘛,只是下面员工执行的时候让人不满...其实散客才是最重要的大家不要怕,跟他们搞!
今天朋友圈已经被“麦德龙入驻阿里”刷屏了,当我请问总经理就此次合作达成的看法时,他淡淡的说了一句
“希望这是好的开始...”
无可否认麦德龙还存在很多问题,当年辞职也有一方面是无法忍受一些弊病,但我仍然深爱她,她已看到自己运作的缺陷,并且正在努力改变,仅这一点,我永远都不会抛弃对她的那份爱。在上海的时候,住的附近就有家,可我从来不知道它是家超市,不知道为啥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米其林,以为是汽修啥的……首先,看上面很多答案说麦德龙不给个人办卡,而其实麦德龙是可以办个人卡的,也没什么门槛,下载他家官网的表格填好拍张照,跟身份证照片一起发到客服邮箱,过段时间就挂号寄过来了,我就办了张,用起来跟企业会员个人感觉没啥区别,至少打发票啊,停车免费2小时啊什么的都能享受到。
他家的东西,比起家乐福什么的,当然是有贵的,但便宜的绝对也不少,否则就不会出现我每次去成都麦德龙,队伍都要排老长,而且里面N多老头老太太,众所周知这可是对价格最敏感的人群来的,为了便宜几毛钱可以逛遍周围所有菜场的主,所以拿价格说事显然不太靠谱。
还有一点,有些商品,尤其是餐饮这块的,很多商品还真就只有他家有得卖,那就完全无从比较贵还是便宜了。
个人感觉:麦德龙这样的商场,从二环路桥往下看一大片全是他家停车场跟仓库,像宜家多过像家乐福,就这占地面积,哪有可能遍地开花?那么大的停车场,摆明就是做自驾大批量购买的生意的,既然车都开出来了,离家远几公里近几公里基本也就不是个事儿。这样的店,一个城市开个一两家就算到头,56个城市81家商场绝对不算少,而题目里拿他家门店数量比家乐福少来证明麦德龙中国发展不行,这样的论据真的靠谱?个人持保留意见。东西确实好,从来不用看生产日期,都是近期。购物环境也舒适,没那么多人,进口产品超多,大爱麦德龙是在德国税务体制下发展出来的最便利的企事业单位法人购物解决方案。以法人的姿态去麦德龙买东西,那简直就像是购物天堂。
1、植根于德国税务制度,方便退税,防止偷漏税,
2、服务业附加值极高,无需考虑货物价格,在德国麦德龙买东西也经常比一般超市贵,
3、不对个人开放,减少顾客数量,提高售卖效率。
但上述三点显然与中国普罗大众接触的零售业实际无关。首先表达一下立场,作为一个四年零售从业者,个人最喜欢的超市就是麦德龙。
关于楼主的问题,我不知道楼主是怎样判断麦德龙差于沃尔玛家乐福的。
在我看来,麦德龙的发展绝对不差。如果依据门店数量那确实不占任何优势。
不过麦德龙这种购物模式注定不可能像传统超市那样四处开店。
麦德龙的辐射范围是所有超市里面最大的,一般来说一个中型城市一个麦德龙就猛覆盖下来。
传统ka卖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同类型的有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华润,永辉等等。
但是麦德龙这种模式的仅此一家,目前未发现能够对它形成足够威胁的。
——————————————
最后针对某些人的回答,我澄清下:
1,麦德龙东西贵。
答:依据本人的眼光和从业经验, 麦德龙的东西真心不贵!本人作为某牙膏品牌的业务,专门负责ka卖场,包括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华润等…… 可以说日化用品价格最低的是沃尔玛和麦德龙,家电百货不评价。
食品麦德龙的价格依然属于偏低。
进口食品,其他超市完全没法和麦德龙比。
说说生鲜,价格高于永辉等超市。但是提供的品质确是完全不一样的。 麦德龙食材品质,对食品的检验,储存技术,卫生程度,处理工序都不是一般超市能比的。
2,非会员限制。
较为严格的会员制度,这确实是限制很多个人用户去麦德龙购物。
这个麦德龙的经营理念有很大关系。麦德龙针对的主要群体是企事业单位,个体商户等等……(非居民等零售个体)
客户主要也是批量采购,巨大的停车场,仓库式的卖场,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都能佐证一二。
限制个体客户,是为了更好服务他的主要客户。给主要客户更好的体验。我是指容纳量处于饱和的时候。
ps:近年来零售业受网络购物冲击很大,就我身边的麦德龙来说,他们在放开对个体客户的限制……
手机编写,全凭从业者经验而谈,如有错误,欢迎指正!我是一个在校还未毕业的学生,仅仅发表一下我在日常接触到的体会,在学校1000米左右就有一家麦德龙,那是大二第一次去逛,因为要去买一袋爆米花,进去发现好空,人好少,货架陈列和以往接触到的标超,门店,便利店的形式不一样,给了我一种好奇感,逛了一圈,发现东西好贵,但是仔细一看,其实特别实惠,给人贵的印象是因为它都是一大袋一大袋,一大箱一大箱,一大包一大包卖的,一算,商品单价还是很实惠的,特别是那些进口食品,因为有个朋友喜欢进口食品,她买的多然后经常说有个麦德龙在学校多好多好,当然对于我这种穷学生只能是去看看而已,后来发现它的肉都是放在冷藏库里适温保存,肉到了保质期绝对会处理掉,如果对生活追求高品质的人我觉得这是值得信赖的,不过肉和其他冷鲜产品都好贵的说……还有一个经常能在麦德龙看见其他超市木有的产品,还有我是没有办会员卡的,我们每次都是拿个票进去购物,而且每次都是被热情服务,总体来说对麦德龙还是很喜欢的,个人不是很喜欢那种购物时熙熙攘攘的感觉,就要毕业进华润万家工作了,这样为麦德龙说好话真的好么?有什么说错了的,希望有人指出改正因为it's totally not Chinese style,08年第一次进去的时候感觉so cool,这就是个大仓库嘛,而且会卖各种平常超市看不到的东西,比如羊肉切片机。。。纯机械范儿~后来逛costco的时候也有相似的感觉,美国工业风,大爱。这两家是完全不同的会员制,但都不是我们的国情下最受欢迎的模式,costco开进来的话,生意也未必好。作为一个在麦德龙工作过的员工,我也来说一下我的看法。首先面对的客户群决定了开店的数量,麦德龙和沃尔玛,家乐福的客户结构是不一样的。做为主要面对零散客户的超市,增加开店的数量可以更好的吸收流动的客户,扩大自己的客户数量。而麦德龙主要针对的客户是单位团体,这也就是麦德龙的开店数量远不及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原因。个人客户也可以办卡采购,至于一米二以下的小朋友不让进,主要是因为商场内部有铲车工作,一米二以下是工作人员的视觉死角,也是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其实现在麦德龙也在做创新和改变,比如线上销售,但不得不说麦德龙的线上做的确实不怎么好,还需要改进。补充一下,麦德龙的机油都是正品,别的地儿还真不好找去;进口牛奶又多又便宜,比……好多了;每次看到辣么多又新鲜的三文鱼,都有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如果注重生活品质的话,麦德龙值得信赖,一般一个月去一次麦德龙,每次基本上买的东西都能塞满后备箱,去一次花个两三千是理所当然的。我就很喜欢买牛肉,三文鱼,金枪鱼,都很新鲜,还有有机蔬菜还是不错的,水果也挺便宜的,3kg85折,挺划算的
看回答之后没什么感觉和我经常去的龙阳路那家完全不一样,很方便啊,私人就能办卡,而且每次都会去试吃很多好东西,然后一路吃到饱,中国最喜欢的超市,没有之一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地标南京 从小受奶奶影响经常和奶奶去麦德龙采购 最有影响的就是麦德龙的冷冻库
当初是爷爷单位办的会员卡 一直以来没感到什么不方便 而且周围的亲戚朋友一致认为麦德龙的东西质量比较值得信任
从家去的路线无论开车或是公交都非常方便
说真的反而对于沃尔玛家乐福真的很少去 并且觉得环境不好
不觉得麦德龙那种大型仓储超市相当有趣吗 并且轻松买到很多进口食品
每年过节囤货必去麦德龙
今年也去的 嗯 就个人来说,麦德龙的购物体验远比沃尔玛家乐福好,空旷,物品摆放整齐,后两家无处不在的促销柜台和花花绿绿的广告让人仿佛置身菜市场。最重要的是,停车场超大,而且永远都有停车位!!!感觉能和麦德龙拼环境的只有山姆会员店了,但那个也是必须办会员卡的。 现在麦德龙门口很多年轻帅哥费多大劲 吵着让你加入会员,而且只要你有手机就可以直接注册,想当初我在单位拿了营业执照还有自己的身份证去办理的卡那个手续复杂啊 还填了两张表, 现在这个卡 已经作古据说要回收了,呵呵,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
果然和宜家风格相近,欧洲人喜欢大型仓储超市。东西挺全,尤其下厨房烘焙甜品和调味料,以及谷物和罐头,鲜肉和海鲜很齐全。主要消费对象是企业和家族,三个以上才有折扣。就感觉开轰趴排队或者全班出行公司尾牙这种的最佳采购地点。
相比之下,还是日本超市更人性化接地气服务到位折扣狠
最新消息哦:2018年10月24日,据路透社消息,麦德龙的一位发言人证实了彭博的报道,称该公司正在与银行洽商为旗下中国业务寻找一家合作伙伴。
至此,麦德龙中国业务寻求出售的消息坐实。
有人认为麦德龙干不下去是因为竞争激烈,也有人认为是电商的挤压。我不这么认为。虽说电商对实体店有影响,但是你看其他你家大超市不还是干的好好的。我认为麦德龙干不下去纯属于水土不服,并且还死撑着就是不改。
麦德龙是什么模式?
麦德龙的模式就是挑一个土地便宜的地方,很多甚至就是在郊区。盖个像大厂房一样的建筑,门口修上几百个停车场。想在我这买东西,必须办会员卡,否则结不了账。这种超市模式是不是在哪见过?欧美电影,电视剧,以及各种新闻里对不对。对,麦德龙就是纯欧美式的经营套路。尤其是美国。美国大超市基本都在郊区,超市大,停车场更大。周末一家老小开车一起来购物,塞满一车回家,够用一个星期,用完了下星期再来。
这种模式本没什么问题。但是,麦德龙忽略了这可是在中国。咱们中国人的习惯是什么?咱们得习惯是我到一个地方吃喝玩乐都可以全搞定。下班了我可以去那个地方买东西看电影吃饭唱歌,星期天了我能带着老婆孩子在那待上一天。这才是我们最喜欢的生活方式。麦德龙呢,往往在很偏僻的地方,甚至周围还有工厂厂房呢。除了超市,边上啥也没有,纯逛超市购物。有什么劲啊。你修再多的停车场都没用。车,我们国家不缺。我们缺的是有意思的生活方式。国人是爱热闹的。而你超市的选址和你周围啥都没有的购物方式注定不可能热闹。被抛弃,不奇怪。
而且还特不接地气。我几年前逛过一次苏州吴中区运河边上那个麦德龙。我选了一堆东西,结账的时候问我要会员卡。我说我没有。没有就结不了账。真是邪了门了。有现金都用不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很多超市都能用支付宝付账了。而你别说支付宝了,现金都不能用。气的我直接不买了。
所以麦德龙退出中国天经地义,不退出才不合理。我也不知道麦德龙中国区的管理者怎么想的。你不懂管理你可以到处去看看啊。对比一下别人家的综合卖场商业体,你不就得出你麦德龙不行的原因在哪了吗。我一个小老百姓都能看明白的事,你们这么大的公司愣是没人能看懂。真邪门了。
今天第一次去家门口麦德龙,为公司团建买烧烤食材。在店里深深的感受到了一种傲慢,那种二三十年前国有供销社式的傲慢。改革开放50年了,去你妈的吧。
由于最近几年在做跨境电商相关的业务,刚好接触到麦德龙,所以随手一答。
我认为是国情不同,或者说是商业环境不同。
正如其他答主所说,麦德龙的定位并非跟沃尔玛这类零售超市一样,而是定位于中小型企业集采,比如你开一家餐馆,那么你大概率不会去沃尔玛这样的超市采购物料。所以首先,很多人不理解为何麦德龙要用身份证+企业介绍信开卡,其原因就是这个。
也许天朝人民无法理解,表示中小企业也不会去麦德龙买东西啊,这就是我说的环境不同了。在国内,你要采购1000瓶酱油,可以上淘宝或者1688,也可以轻易找到各类批发市场。但在麦德龙的老家德国,并没有类似的市场或者平台存在(至少我不知道有,有误的话请指正)。
也许又有人会问,直接找厂家行不行?直接跟大超市谈大客户价行不行?我以前也这么想,后来证实答案几乎是“不行”。老外特别怕在一棵树上吊死,多个销售渠道以及非常稳固的代理层级虽然不利于效率和利润率提高,但可以让自己的业务非常稳定,不用频繁改动自己的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
因此如果有人去大超市想批量采购,即使不是奶粉这样限购的热门产品,大概率也依然会被保安或者收银员或者超市经理制止,或者单纯就是没有这么多库存。
而麦德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甚至,德国本土麦德龙销售的产品,会有特殊(定制)规格,通常是净重量更大的规格。比如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面粉,普通超市可能一袋就是2kg,家庭用合适,而麦德龙很可能会独家销售20kg规格的。
另外,德国人的死脑筋并不信奉量大从优的逻辑,反而很多情况下,你买得越多,价格越贵。因此在德国本土的麦德龙,东西的价格并不比其他连锁超市便宜,甚至贵不少。逻辑很简单:去dm,Rossmann,EDEKA之类的超市,一家能买10支牙膏,要买100支就需要跑10家店,人工成本、时间成本以及交通成本都不低,那么麦德龙同样的东西随你搬,管够,但价格贵10%,在德国人眼中这个理念是合理的。
当然,德国也是讲人情的。如果跟麦德龙的门店经理关系搞好了,加上采购量相对稳定,谈折扣也是有可能的。
最后,即使有一部分零售客户去麦德龙采购(同样的仓储式超市,美国也有Costco,虽然面向的客户不相同),但在国外,人口密度小,居住相对分散,加上工作忙,因此很多家庭选择一个周末采购一周乃至一个月的日常用品,所以一般来说麦德龙以及美国Costco都会提供一个超大的免费停车场,去买东西的人一般也是开SUV或者旅行车去搬货,而这种情况在国内也几乎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