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见识越来越广的3种迹象
作者:柳一一(富书签约作者),来源:富书(ID:kolfrc),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依文朗读音频
真正有见识的牛人,都有能力看到并承认自己的无知。
什么是见识?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字拆开来看,一个是见,一个是识。
我非常喜欢和认同Hulu公司全球副总裁诸葛越在一篇文章中对见识所下的定义:
见是不断拓宽视野,让自己看见更多的世界;
识是增加自己的思想浓度,对社会、人性都能有深刻而独立的见解。
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
从外部条件来说,要为自己创造看到、听到更多的机会。从内部条件来说,就是要通过深度思考,把所见所闻,加工转化为自己的洞见。
多向陌生人学习,升维你的思考力
我是罗辑思维的忠实粉丝,听了有三年多。
我发现罗胖在节目里,会经常提到自己向某某朋友,请教了某个问题。
比如,有一期节目说:“有一次我和柳传志先生聊天,我就请教他,创业公司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再有一期节目的开场白是:“最近认识了一个人,叫王瑞恩,他是美国一家检察院的检察官,我请教了他一个法律问题...”
在知识就是力量的节目中,以及每年的跨年演讲中,罗胖也会提到自己向朋友请教某个问题的经历。
最开始的时候,我会很诧异,心想,这么牛了,还要向别人请教吗?再后来,我越来越羡慕,罗胖有这么牛的朋友圈,对非自己领域的知识,能够随时请教该领域的大牛。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就是给自己创造听到更多的机会。听到大牛的见识,再经过加工,转化为自己的见识。
还有比这更快的涨见识机会吗?也有,比如去听相关的课程,跟着老师学习等等,但这些远远没有你亲耳听到,吸收的更彻底。
因为你能随时和朋友互动,交流,这是见识转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自己就有亲身体会。我在两年前认识了朋友大锤。他年纪轻轻,见识之广却异于常人。
两年前,我是一个买课程都会被当韭菜收割的小白。两年后,很多人和我交流,都会说你真有见识,你的思考很有深度。
这两种反差的背后,离不开大锤的助力。因为在两年的时间里,我经常向大锤请教各种问题。
有一段时间,我很焦虑。起源于看到新闻说,腾讯推出了写稿机器人,一天能写2000篇,阿里妈妈推出智能文案机器人。人工智能来袭,写稿机器人都出来了,我的写作之路,又该何去何从?
向大锤请教时,他说:
任何时候,读书的能力,都是未来不会变的第一竞争力。所以,我们应该做得,是盯着自己到底有没有在坚持读书,坚持输出读书的内容。盯着这个原则,我们就永远不会被淘汰。
这次交流,让我牢牢记住了一点,不管如何风云变幻,有些底层能力,永远是刚需。
我拥有了这条见识后,在之后的做事中,再不会焦虑,更重要的是能抓住哪些是不变的能力。
很多人可能会问,我身边没有这么牛的朋友,怎么办?很简单,那就出去找。方法有很多。
比如,参加大牛开的课程,大牛组织的学习共同体,私房课,参加一些活动等等。在共同学习和活动中,除了结识老师之外,我们还能结识其他优秀的同伴。
这是我们优质朋友圈的最好来源。我认识大锤,就是参加了他的写作课,之后我又成为了大锤招募的“锤炼侠”,写听书稿。
同时,又和其他的优秀锤炼侠成为了朋友。
美国社会学家Herbert Gans曾经做过一个研究,比较了波士顿工薪阶层和精英阶层的文化差异。
他发现工薪阶层的一个特点是,只相信自己的亲友,重视熟人关系,对陌生人有一种天然的敌意。
他把这些人称为“都市村民”,住在都市里,却仍然是村民思维。
中产和精英阶层的人,则没有那么强烈的亲缘意识,他们很容易跟陌生人合作。
你想成为有见识的精英,先要放下对陌生人的莫名警惕。
找到和牛人做朋友的机会。
从陌生人开始,逐渐成为朋友。
如果你拥有优质朋友的数量越来越多,你就越来越可能拥有不凡的见识。这些见识,会成为你成长的强大助推剂。
要低头赶路,更要抬头看路
1825年,火车这个物种刚刚出现的时候,引来的嘲笑,远远超过了赞扬。
有很多农场主,会驾着马车,和火车赛跑。
当他们把火车比下去的时候,会举杯庆祝,满心满眼里都是对火车的不屑。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
马车早已成为历史,火车成为交通工具中的主流。
可想而知,那些嘲笑火车的人,一辈子,也只能止于驾驶马车。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有些人,永远比其他人走得快,为什么?是他们做事的能力异于常人吗?是他们原始条件就得天独厚吗?
这些原因都有,但是,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些走得快的牛人,既懂得低头好好走路,更知道要时刻抬头看路。
所以,他们不会被时代的滚滚浪潮,拍死在沙滩上。
抬头看路有多重要?
《阿里铁军》这本书里,提到早期阿里巴巴有一个竞争对手,叫环球资源。环球资源是一家老牌公司,有30多年的历史。
当时的CEO韩礼士,非常看不起B2B网站,他说:“供应商和买家,还是喜欢传真机,因为既便宜又方便。”
结果怎么样了?环球资源在争夺市场中,尽管也非常努力,却依然败得一塌糊涂,因为他们从不抬头看路。
现在,我们有几个人知道环球资源?于我而言,真的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而紧跟着时代的阿里巴巴,早已成为了巨无霸。
只顾埋头走路,对新生事物毫不犹豫地拒绝,人的视野所能容纳的世界,一定是越来越小,那见识自然也就越来越少。是的,见识也是会衰退的。
前段时间,在一篇《六年间,被微信公众号改变的命运》的文章里,我看到了很多热血沸腾的故事。
6年前,微信公众号这个新物种横空出世。
当时在《南方都市报》工作的咪蒙,黎贝卡,她们分别创立了自己的公号“咪蒙”,“深夜发媸”。在国企朝九晚五的沙小皮,创立了“视觉志”,在公司做设计的林少,创立了“十点读书”,记者王晓磊,创立了“六神磊磊读金庸”...
对新生事物保持敬畏和好奇,愿意下水去尝试的这一大波人,到今天,他们有的已经坐拥千万粉丝,无疑是妥妥的人生大赢家。而那些认为公号成不了气候的人,如今又在哪里?
马云说过一句话,任何一次商机的到来,都必将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没有见识,只顾着低头赶路的人,会完完整整地经历这四个阶段。
而那些见识的人,因为时刻抬头看路了,所以他们在新物种刚刚诞生起,尽管也看不懂,却不会看不起,看不上。他们知道了解新物种的最好办法,是挽起裤腿直接涉水。然后在和新物种的不断互动中,成为获益者。
赫拉利在《今日简史》里说:
就算某位40岁的沃尔玛收银员,靠着惊人的努力让自己改头换面,成了无人机驾驶员,也很有可能在10年后,因为无人机也自动化了,而必须再次改头换面一次。
时代会变化得越来越快,新物种也会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抬起头,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就努力去看见。看见了,还看不懂的时候,也永远不要嘲笑和轻视。当然,更牛的做法时,下水接触新物种。
任何新物种,都有可能就是未来的主流。你的见识,将决定你能不能让自己也成为主流。
承认无知,把自己变成信息的路由器
我们聊要结交优秀的朋友,要多和优秀朋友交流请教,把他们的见识转化为自己的见识,还要抬头好好看路,对新物种保持敬畏。
而这些前提,都需要我们拥有一种底层心态:能够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如果你不承认自己的无知,认为自己全能全知,那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即使有了优秀的朋友圈,你也对他们的洞见充耳不闻,看到新事物,一定会嗤之以鼻。
所以我说,承认自己无知,是一切的前提。
我们所有的见识,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搭建而来。而且,除却个体,整个人类的文明,也是建立在无知之上。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说:“人类文明得以缔造的整个通道,不是因为我们有知识,而是因为我们无知。”
为什么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
这是因为我们太多人,都有“知识的幻觉”,自以为知道很多,实际上却根本经不起推敲。这种幻觉,在非常小的事情上,也能看到。
利物浦大学心理学家丽贝卡,向本科生展示了一副车架部分组件缺失,没有链条和踏板的自行车示意图,然后让他们补全缺失的部分。一半的学生,都没有办法补全图片。明明是熟悉的事物,却也远远低于自己想象中的了解程度。
《知识的错觉》这本书里有句话:“我们高估对事物运行规则的理解能力,即使一窍不通也笃信自己无所不能。”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无知?
认知科学家做过一个拉链测试,第一次让大家给自己对拉链的了解程度打分,分数都非常高,没有人觉得自己对拉链不了解。天天看得到,怎么会不了解?
接下来,测试题继续,让大家描述拉链的工作原理,使用拉链的所有步骤。到了这步,很多人蒙圈了,说不出所以然。
最后一步,重新评估自己对拉链的了解。这个时候,大家才意识到自己对拉链的无知,打的分数大幅降低。
所以,当你笃定自己无所不知时,请让自己试试,真正去详细解释这件事情,你能解释得清楚吗?解释不清,那就好好听听别人怎么说,看看书上怎么讲。
心理学上有个“达克效应”,指能力差,认知水平低的人,很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完全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从这个维度上来讲,能够意识到自己无知,本身就需要一定的能力。也可以说,真正有见识的牛人,都有能力看到并承认自己的无知。
承认自己无知,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路由器”,把所见所闻,联结到自己的大脑中。否则,看再多的书,听再多的牛人见解,见再多令人震惊的新生事物,也仍然无动于衷,会始终蜷缩在一个封闭性的小世界里,最终成为时代的边缘人。
当你能够坦然承认自己无知的那一天起,你已经是一个有见识的人了,世界会为你开出一条路。
吴军在《见识》里说过一句话:“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简单的努力。”
事实上,我认为,让自己拥有见识,并在和环境的互动中,让自己越来越有见识,这本身就是一种努力。而且,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努力。
马太福音里,耶稣对门徒说: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拥有过人的见识,就是进入这扇窄门的入场券。
这条路上,初期路似乎没那么宽广,人可能也不会很多。
这也正是窄门的意义。你愿意去吗?
▼往期文章同样精彩,点我点我
别再拿“没钱”,当作敷衍生活的挡箭牌
为什么你总是“间歇性灵感爆发,持续性拖延成瘾”?
为什么你一开口就招人烦?会说话的人,都有这3个底层能力
作者简介:柳一一,富书签约作者,重度阅读者,年阅读200本+,愿我们一起破万卷,行万里,能经常听得见耳边“嗖嗖嗖”的声音,那是成长时的风声,简书、微博@柳一一步妈。本文首发富书(ID:kolfrc),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
卖文为生,打赏随意
下面介绍一个微信号:tbyygzs2010 专业帮淘宝店铺做销量的,价格便宜非常可靠,可以刷后再付款,找刷单千万别先支付后刷,注意骗子,先支付 发货后再给他钱 这样就有保障了!
责任编辑:
下面介绍一个微信号:tbyygzs2010 专业帮淘宝店铺做销量的,价格便宜非常可靠,可以刷后再付款,找刷单千万别先支付后刷,注意骗子,先支付 发货后再给他钱 这样就有保障了!